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
1、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法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测量物品时计算面积等,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从而使学生建立判断与选择算法(口算、估算、笔算、简算)的自觉意识(见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89页“整理与复习”)。
4、加强基本口算训练同样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得清楚,算得简便。例如,在教学笔算乘法和除法时,需要以原有的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为基础,掌握新的计算技能。同时,教师应少讲多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教学应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实际应用。
5、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58 125÷596÷863÷3360÷3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案
1、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师强调:因为1吨是 1000千克,3吨是3个 1000千克,3个 1000千克就是 3000千克,所以3吨= 3000千克。因为 1000千克是1吨, 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 克,所以 8000千克是8吨。
2、【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3、【 #知识点# 吨的认识】吨是用来计量很重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单位,符号为t。举例来说,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是1吨=1000千克,而2吨则等于2000千克。在日常生活中,吨的应用很广泛,比如计量大宗商品的重量、大型动物的体重等。
4、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教学目标:理解并认识重量单位吨,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建立吨的观念。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本文旨在反思三年级数学课程《测量》的教学。教学内容涵盖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一课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建立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同时,本节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教材的处理尤为重要。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教学三年级测量知识,着重建立长度单位意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引导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第一部分:通过比较不同物品测量同一物体,解释为何结果不一致。启发学生思考选用统一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引出厘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三篇
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数是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或接近整十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
本学期,为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重点围绕学校提出的《“创学堂”:指向创新思维的教学实践探索》在预学——合学——创学三个方面的学习要求,结合着教材学习和课程目标学习,使每位教师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创新地使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积极参加论文投稿及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