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数学讲课? 三年级下册数学讲课视频人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2、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一)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教学过程: 口算 14×10 20×21 40×12 80×30 小黑板出示。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主要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新授课 1.教师: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3至15页例1及“做一做”第2题,练习三第2题。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1、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3课时 看简单的路线图(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 页例3及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理解面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怎么写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了解小数产生的生活背景。 知道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新知识点: 认识小数。 (1)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2)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3)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位小数的加法。 (2)一位小数的减法。
《重叠问题》说课稿
《重叠问题》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8页的数学广角例1,也就是重叠问题。我先说说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初步学会相关物体的重叠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3.活动难点:获得一些有关对应的经验。 【分析】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获得重叠和并置的对应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内容较多尤其是辅助线的几种作法在一课时内完成,有部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基于《梯形》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作出的教学设计,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1 说教材 4――5岁的幼儿正是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的年龄,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伸手去摸、去拿,喜欢动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数学 篇1 说教材 《6的分解组成》是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幼儿园的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1 说教材 《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做游戏:说大月男生站起来,小月女生站起来。) 深入探究,认识平年、闰年 师:现在我们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有小月,那你能说一说一年有多少天,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我是听妈妈说的。 生2:一年有366天,我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得到366。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了一年的天数。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年到底有几天。
2、《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3)能选择恰当的面积单位,计量大小不同的物体的面积。
3、李老师每天早晨7时到校,下午6时离校,她每天在校()小时。(2)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如下:第一次:6:00--10:00第二次:11:00--15:00第三次:19:00--0:00全天播放时间共()小时。 (3)判一判 18时就是晚上8时 ( ) 新的一天是从早上6时开始的。
4、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5、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一)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